韩非,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学派代表人物,被誉为“法家鼻祖”。然而,他却在45岁时突然去世,死因众说纷纭。有人说是病死,有人说是被毒杀,更有人说是遭受政治迫害而离世。祸从何起?韩非之死引发了无数关于其生平和政治立场的猜测和争议,至今仍是历史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。
韩非凭实力毁掉了自己在嬴政心里的美好形象,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,但不管怎么说,却也罪不至死,那么,到底谁是杀死韩非的罪魁祸首呢?
当韩非对嬴政说他心里只有他的祖国时,嬴政彻底对他失望了。嬴政在《孤愤》 和 《五蠹》里认识的那个韩非,怎么会是眼前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?
他心里很痛,有种错失良才的痛。由痛转恨,他恨眼前这个家伙为什么只爱自己的祖国,为什么他不能变通一下?
所谓“良禽择木而栖,贤臣择主而侍,凤栖梧桐,君子不立危墙之下。”就他那个破烂不堪的韩国,又有什么好眷恋的呢?他怎么就不知道变通一下,像李斯那样把握机遇,哪里平台好就去哪里……
嬴政对眼前这个人实在是无语了,他不想再看到这个人,他觉得跟这个人相处的时间越长,他会越失望,他还想保留一丝丝曾经的美好。
他强忍着愤怒,挥一挥衣袖,示意他们离开。
李斯瞅准时机,请示嬴政,如何处置韩非。嬴政两眼放空,若有所失地说:“就让他待在我们的国家吧,那里也别想去了。”
这正是李斯所梦寐以求的,同时他也了解嬴政的脾气,自己得不到的东西,别人也别想得到。于是,他把韩非扔进了监狱。
嬴政虽然对韩非本人很失望,但他仍旧抱着韩非的书不放。韩非的书果然写得好,嬴政一看就入迷,一入迷就忍俊不住,一忍不住就在李斯面前夸韩非的言辞犀利,思路清晰。
这让李斯很不爽,他的危机感又悄然升起,他觉得他应该做点什么了。虽然嬴政现在看不上韩非,可说不好他什么时候又变心了呢?哪天他俩要是看对了眼,自己可真就凉凉了。
正在李斯一筹莫展,不知如何应对的时候,突然有一天,嬴政问他韩非最近在做什么。他想了想说:“韩非很想念他的祖国,整天唉声叹气,默默流泪。”
嬴政很生气,板着脸说:“他只爱他的祖国,一点也不爱我的祖国,把他丢到监狱去!让他去爱他的祖国吧!”
李斯乐的差点跳起来,感觉自己的位置又保住了。乐呵呵地离开了。
可没过多久,嬴政又问李斯:“韩非在监狱里做什么呢?”
李斯赶紧回答说:“韩非更加思念自己的祖国了,每日以泪洗面!”
嬴政出离愤怒了:“这个韩非,真不知好歹,他那么爱他的祖国,那还留他在这里干什么?干脆送他回老家得了!”
李斯两眼放光,喜不自禁,又感觉哪里不对。仔细一想:“回老家是什么意思?”于是他小心翼翼地问嬴政。
嬴政瞪了他一眼,悻悻地说了句:“你猜!”
李斯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:“我猜!我怎么猜?这种事是猜的吗?!”
可他又不敢追问,明显嬴政很生气,再追问下去,搞不好后果会很严重。他只好假装明白了,幽幽地离开了。
嬴政面前他是交过了差,可回来后他就犯难了。“回老家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嬴政这家伙为什么不说明白点,这让我怎么处理?
他没办法,只能去请教其他人。其他人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,有的人说嬴政是要杀了韩非,有的人说嬴政是要放了韩非,还有的人直接说这个不好说啊。
问了一圈,李斯更是一头雾水,越发不知道怎么办好了。
最后,李斯心一横,他也懒得猜了,干脆一不做二不休,直接派人送了一壶“好酒”给韩非。韩非也没犹豫,一饮而尽。
于是,一代思想大家,法家巨星就此陨落,让人惋惜!那么,到底是谁杀死了韩非?
从表面上看,李斯是直接责任人。因为那壶“好酒”就是他派人送去的,是他杀死了韩非无疑了。但是如果没有嬴政的授意,没有嬴政哪句“送他回老家”,就算给李斯一百个胆子,他也不敢杀了韩非,所以嬴政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。
从逻辑上分析,确实是这么回事,或者说嬴政和李斯一半一半吧。但我觉得嬴政和李斯倒是其次,真正致韩非于死地的另有其人。这个罪魁祸首就是韩非他自己!
为什么这么说呢?
首先,韩非的不谙世事,便是杀死他的第一元凶。韩非本是韩国公子,以他经世之才,加上他的特殊身份,辅佐韩国君主,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组合。可不知道他是怎么操作的,竟不能得到韩王的重用,被排斥在核心领导集团之外,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!
没能在韩国施展他的才华也就算了,只要有用武之地也可以啊。于是,他的著作帮他圈粉了当时最强大的秦国领导人嬴政,也算是老天给他了另一个翻身的机会,可他却凭实力亲手将这个机会断送。他的不谙世事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啊!
其次,韩非的胸无城府,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了,是杀死他的第二元凶。正所谓“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”,李斯以指点他的名义,把他往坑里带,他却毫无觉察,还屁颠屁颠地照做。就他这样的思想境界,不被人利用真是白瞎了!
第三,韩非是理论上的巨人,实践上的矮子。他的书写的好是公认的,有嬴政的认可为证,说明他的理论境界和高度绝对没问题。但他在处理具体事务时却稀里糊涂,连自己的问题都处理不好,还如何经世济民?只能说他是实践上的矮子。
第四,我常把世人的行为分为四类。第一类是损人利己,这是普通人的做事风格;第二类是利人利己,这是能人的办事能力;第三类是舍己为人,这是圣人才能办到的事;第四类是损己损人,这是傻子才会去做的事。
从上边的分类原则看,嬴政得不到韩非,别人也别想得到,这是标准的损人利己的行为,也是正常人的行为;李斯因为担心韩非被嬴政重用后会影响自己的地位而去陷害韩非,这也是标准的损人利己的行为,再正常不过的常人的行为。
嬴政和李斯做的都是正常人会去做的事情,他们也是处于本能为自身利益考虑,我们总不能强求他们去做能人甚至圣人吧。
因此,韩非的死跟嬴政和李斯又有多大关系呢?如果换做其他人,我敢说韩非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局。
综上分析,韩非的死跟嬴政和李斯或多或少会有些关系,但是害死他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他自己。

《大秦帝国》剧照,嬴政和李斯